血清钾、钠、氯测定是临床常见的组合检测项目之一,有助于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血清、血浆或全血都可以用于电解质测定,但血清与血浆之间,动脉血与静脉血之间的参考区间有一定差异。
(一)血清钠
【检测方法】血清钠测定可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tnion spectroohotometrv,AAS)、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flame emission spectrophotometry,FES)、离子选择电极法(ionselective electr'ode,ISE)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临床实验室常采用的是。ISE和FES。
【参考区间】135.0~145.0mmol/L。
【临床意义】见第一节钠平衡紊乱。
【评价】1.血清钠钾测定的标本血清、血浆和其他体液均可作为钠、钾测定的标本。血浆钾比血清低0.2~0.5mmol/L,,因为血液凝固时血小板破裂会释放出一部分心。脂血标本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方法测定,将造成假性低钠血症,可高速离心分离后测定。
测定血钾标本在采血和处理过程中应避免溶血,溶血后红细胞内K+释放造成测定结果假性增高。血清或血浆标本应及时分离,因全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体外红细胞能量代谢受到抑制,能量不足导致红细胞膜上Na+一K+一ATP酶不能正常运转,从而不能将红细胞内逸出的钾转运到胞内,造成血清钾升高,使测定结果出现假性增高。
测定血钠时,血清、血浆标本可以在2~4℃或冰冻存放,红细胞中钠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10,即使溶血对钠浓度测定影响也不会太大。
2.血清钠钾常用测定方法及其方法评价
1)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法是目前临床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电极电位和离子活度的关系来测定离子活度的一种电化学技术,其核心是采用对被测离子选择性响应的敏感膜。钠电极离子交换膜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锂,对Na+选择性比心高数干倍。钾电极采用含有缬氨霉素的中性载体膜,对K+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离子选择电极只对水相中活化离子产生选择性响应,与标本中脂肪、蛋白质所占体积无关。血浆中固体物质部分(血脂和蛋白质)约占总体血浆的7%,而水相占93%,电解质都存在于水相中。间接ISE法需要稀释液来稀释样本,对于高脂样本由于脂蛋白占有大量体积,从而使测定结果出现假性降低。直接ISE法不需要样本稀释,因而测定结果不受高脂样本的影响,临床实际工作中以间接ISE法为主。
2)火焰分光光度法:该法是测定钠、钾的参考方法,其原理是以火焰作为激发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也称火焰发射光谱法。火焰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基本结构相同,均由喷雾燃烧系统、分光系统和光度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喷雾燃烧系统包括喷雾器、燃烧器、燃料气体和助燃气体的供应及调节装置,其作用是将试样溶液雾化后与助燃气体及燃料气体混合,燃烧形成火焰,再利用火焰的热能使试样细雾脱溶剂,蒸发成气态,再解离为气态原子,并激发发光。分光系统可以是一组滤光片,也可以是棱镜或光栅单色器,其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离出待测元素的发射光。光度测量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及读数装置。含有Na+、K+等离子的溶液,由燃气吸入雾
化室雾化燃烧。Na+、K+等离子获得能量后,由基态原子转变成激发态原子,激发态原子不稳定,回到基态时发射出各自特有的波长谱线(Na+585nm、K+767nm)。各波长的光通过各自的检测器进行检测,信号的强度与标本中Na+、心等的浓度成正比。
(二)血清钾
【检测方法】和血清钠测定一样,血清钾测定可通过AAs、FES、ISE或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临床实验室常采用ISE和火焰发射分光光度法。
【参考区间】3.5~5.5mmol/L。
【临床意义】见第一节钾平衡紊乱。
【评价】见血清钠评价内容。
(三)血清氯
【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氯的方法有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库仑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ISE法、硝酸汞滴定法和酶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是氯测定的决定性方法,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ISE法。
【参考区间】96~108mmol/L。
【临床意义】见第一节氯平衡紊乱。
【评价】血清氯分析方法主要有硫氰酸汞比色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
1.硫氰酸汞比色法血清中与硫氰酸汞反应形成非游离的氯化汞和游离的硫氰酸离子,硫氰酸离子再与铁离子反应形成一种浅红色的硫氰酸铁复合物,在480nm处进行比色,吸光度大小与样本中的浓度成正比,其反应式如下:
该法分析范围为80~125mmol/L,高脂样本会产生混浊而干扰测定。反应对温度也非常敏感,吸光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2.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法是目前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氯电极是由氯化银、氯化铁一硫化汞为膜性材料制成的固体膜电极,对标本中有特殊响应。
ISE法测定K+、Na+和的电极常制备在一起,组成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测定心、Na+和的最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