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1月7日至8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先后在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进行工作调研。在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研制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时,白春礼指出,根据五中全会的部署,中科院要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目标,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好一批国家实验室,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11月7日下午,白春礼一行轻车简行来到上海技物所,亲切问候了双休日仍坚守岗位的科研人员。上海技物所是我国红外技术与物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专业研究所。在技物所某厂房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团队正在忙碌着。上海技物所承担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有效载荷总体和量子秘钥通信机、量子纠缠发射机载荷的研制等任务。上海技物所所长助理、量子卫星副总师舒嵘向白春礼一行详细介绍了各项任务的最新进展。白春礼表示:“将来我们要依靠量子卫星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而保证有效载荷是关键,工程技术一定要保证有效载荷满足科学实验的要求。”在场科研人员一致表示,一定以严谨的态度完成任务要求。
计划于2016年发射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首批确定的卫星之一,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并建立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开展星地量子纠缠分发与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研究。
上海技物所所长陆卫表示,未来研究所将以在红外光电技术领域实现科技强国为目标,围绕红外、光电探测系统技术,红外焦平面和红外、光电系统核心元部件,红外基础物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进行“一三五”规划,并且对接“十三五”各项工作和实施红外技术创新研究院改革,着力打造红外技术“梦平台”。
8日上午一早,白春礼一行便来到上海应物所嘉定园区,调研中科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的筹备进展。该研究院承担着中科院“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目标是发展固态和液态两类钍基熔盐堆。在先导专项的支持下,目前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已取得包括萃取分离、高端熔盐、镍基合金、核石墨、腐蚀控制、干法分离及氚控制等钍基熔盐堆核心技术的突破,基本建成钍铀循环、堆本体设计、熔盐回路、安全与许可等原型系统,为实验堆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在实验室调研时,白春礼对堆用材料及其加工工艺的自主研发表示了关注,详细了解国外同类材料、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协同自主研发及其独创性、先进性的情况。在放射化学实验室,白春礼对于“热室”如何提供安全环境表示了关心。“热室”是钍基熔盐堆燃料处理技术研究的专用设施。科研人员向白春礼一行介绍了热室为保证安全采取的几项措施,如防止核物质泄漏的负压环境、安全性能较高的放射屏蔽及远程操作实验的机械手等。
白春礼指出:“近年来,我国科研条件有了长足进步,我们要以追求卓越的创新自信、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充分利用我国科技创新的良好基础和历史机遇,挑战重大科学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多创新贡献。”调研中,白春礼向研究人员分享了关于建好国家实验室的思考。他指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这些国家实验室不仅学科齐全、体量大,还特别承担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密相关的科技使命。”
当前,中科院正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扎实推进“率先行动”计划。白春礼指出,应当贯彻实施好“一三五”规划,深入思考在做好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如何建好国家实验室。“例如,包括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等单元在内的院内多家能源研究机构能够整合成国家实验室。”他说,“同时,中科院在空间科技方面学科布局完整、实力雄厚,可以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单元整合成瞄准国家空间科学领域前沿的国家实验室,红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科研人员纷纷表示,建好国家实验室是中科院作为国家科研机构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