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老旧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慢慢磨灭,随之而来的工业大生产为人类带来了新颖、快捷、高效的生产生活模式,但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时代病”。而这些“疾病”中,空气污染当属“重症”。
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前不存在空气污染,只是在传统生产生活模式下,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到了近现代和当代,人类的工业化生产、燃料燃烧、交通排放严重加剧了污染程度,而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污染物,如醛、酮类化合物。
醛、酮类化合物是大气中一类重要易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化工行业、建筑材料、家具、香烟和大气中有机物的光化学反应。醛、酮类化合物既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体物。此外,醛、酮类化合物还是大气中HOx自由基的重要来源,对大气中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近些年,我国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工作,醛、酮类化合物作为大气污染物之一,成了大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醛、酮类化合物具有反应活性较高、性质不稳定,导致检测较为困难的特点,为了更好的检测空气中的醛、酮类化合物,制定相应的标准势在必行。
2008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下达了制定《空气和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吸收液或二硝基苯肼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和《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2019年7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固定污染源废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向相关单位征集意见。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测定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 2-丁酮、 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戊醛、己醛等12种醛、酮类化合物。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甲醛、乙醛、丙烯醛、丙酮、丙醛、丁烯醛、 2-丁酮、 丁醛、苯甲醛、异戊醛、戊醛、己醛、邻甲基苯甲醛、间甲基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和 2,5-二甲基苯甲醛共 16 种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环境标准能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编制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是我国治理光化学污染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我国环保体系的客观要求。
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而对有关技术所做的统一要求,其约束性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赋予的。两项醛、酮类化合物检测标准的面世,意味着往后我国的醛、酮类污染物防控又添“得力干将”,将“有法可依”。
近些年,我国不断有新的环境标准出炉,同时对以前的标准也加紧了修订,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环保体系正在慢慢完善,适应当前中国发展的环保格局正在逐渐形成。相信事在人为,绿水、青山、蓝天终会回来。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 百度文库
附件:
《固定污染源废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
《环境空气 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