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文名称
|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铜量测定 电解法 | ||
标准编号
|
GBT 3884.13-2012
|
实施年份 |
2012-12-31发布 2013-10-01实施
|
国际等同标准
|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10469:2006《硫化铜精矿中铜量测定 电解法》。 |
||
引用标准
|
GB/T 27674-2011 硫化铜、铅和锌精矿 试样中湿存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IS0 9599:1991,IDT) IS0 385 实验室玻璃器皿 滴定管(laboratory glassware- Burettes) IS0 648 实验室玻璃器皿 单刻度移液管(Laboratory giassware-One-mark pipettes) IS0 1042 实验室玻璃器皿 单刻度容量瓶(Laboratory glassware-One-mark volumetric flasks) IS0 4787 实验室玻璃器皿容量器皿 使用和容量校正方法(Lalooratory glassware-Volumetric giassware Methods for use and testing of capacity)
|
||
范围
|
GB/T 3884的本部分规定了硫化铜精矿中铜量测定的方法——电解法。本部分适用于硫化铜精矿中铜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5. 00%~50. 00%。 |
||
试验原理
|
用硝酸和硫酸溶解试料,然后使铜与干扰元素分离。通过氯化银沉淀与银分离;加入氢澳酸与砷、锑、硒和锡形成挥发性的物质而分离;用硫代硫酸钠生成硫化铜与铁分离,或通过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分离铁、铋和碲。在硝酸、硫酸和少量氯离子存在时,铜电解析出,面此情况下钼不析出。电解残液、硫化铜沉淀的滤液和所有沉淀及残渣中微量的钢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当汞含量大予或等于0.005%时,需要测定电解铜中的汞含量进行校正,但操作步骤在本部分中没有规定。
|
||
试验方法
|
测定次数、空白试验、试料的溶解、砷、锑、锡、硒和银的分离、铜的分离、电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化物分离法中电解液、滤纸残渣和滤液及沉淀中铜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氢氧化物分离法中电解液、滤纸残渣和滤液及沉淀中铜量。 |
||
试验报告
|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试样; ——使用的标准,GB/T 3884.13-2012/ISO 10469:2006; ——使用方法; 一一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一一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
中国应急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