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文名称
|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 ||
标准编号
|
GBT 3884.1-2012
|
实施年份 |
2012-12-31发布 2013-10-01实施
|
范围
|
GB/T 3884的本部分规定了铜精矿中铜含量测定的方法:长碘量法(方法1)和短碘量法(方法2),以下简称方法1和方法2。本部分适用于铜精矿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3. 00%~50. 00%。 |
||
试验原理
|
方法1试料经盐酸、硝酸和硫酸分解,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使铜离子以硫化铜状态从溶液中分离。沉淀用混合酸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为3.0~4.0,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入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分离铜后的滤液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量。方法2试料经盐酸、硝酸分解后,用乙酸铵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为3.0~4.O,用氟化氢铵掩蔽铁,加入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
||
试验方法
|
试料、测定次数、空白试验、测定。 |
||
试验报告
|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信息: ——试样; ——使用的标准,GB/T 3884.1-2012; ——使用方法; 一一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一一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
中国应急测试中心